首页

研究组新闻

PI介绍

李程,2013年起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、统计科学中心、生物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。199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,200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。2002至2013年在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/Dana-Farber 癌症研究所任职,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。现担任中国遗传学会表观遗传学分会、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委员;《Quantitative Biology》期刊“流程与教程”栏目编委。

研究组开发的dChip(生物芯片分析)、ComBat(批次效应矫正)等基因组数据分析算法和软件被同行广泛使用,发表学术论文150篇,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、Cell Stem Cell、Cancer Cell、Nature Immunology、Cell Research的论文,谷歌学术累计引用40,000次,h-index为70。研究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(2020)、基础科学中心(2022)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资助。

研究方向

研究组建立和开发组学实验新技术,与学科交叉的实验室合作,研究细胞可塑性调控。采用高通量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相结合的手段,系统开展了细胞命运调控的三维基因组与多组学研究。发现了加速干细胞重编程和治疗难治性肿瘤的新靶点,为三维基因组学发展了新技术,为染色质高级结构参与细胞命运调控研究开拓了新视角。

  • 细胞可塑性调控介绍课件Nat Immunol 2020, Cell Stem Cell 2018, Cancer Cell 2017, Cell Res 2021, 2022a, 2022b)
  • 三维基因组技术介绍课件Cell 2021, Cell Res 2022c, Nat Commun 2017, 2023, Cell Reports 2020, 2022, Genome Biology 2018)
  • 蛋白质组学技术介绍课件

科研技能锻炼

  • 课件链接
    • 基因组学数据分析
    • R1. 文献跟踪与学习
    • R2. 组学课题、作图与文稿设计
    • R3. 课题管理与时间管理
    • R4. 数据分析误区与规范
    • R5. 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

本科生科研

  • 李晓婷,2013级清华本科生(PubMed,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)
  • 范操琦,2014级本科生(PubMed,南加州大学博士生)
  • 王依琛,2015级本科生(PubMed,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博士生)
  • 王新铭,2017级本科生(PubMed,清华大学博士生)
  • 毛澍霖,2018级本科生(哈佛医学院博士生)
  • 李高远,2018级本科生(UCSD博士生)